杀人犯判刑的法律依据是什么?
发布时间:2021-07-08 14:57
来源:未知
60次阅读
杀人犯判刑的法律依据是什么?
在我们国家,故意杀人是不能容忍的,正所谓杀人偿命,法律必然给予最公正的惩罚。杀人犯判刑都是有法律依据的,刑事律师来为大家详细说说。
蓄意杀人怎样判刑?
蓄意杀人犯是指蓄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,属于侵犯公民人身权的一种,是中国刑法中极少数性质最恶劣的犯罪之一。情节特别严重的,构成故意杀人罪,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。情节较重的,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、无期徒刑或者死刑。对于具体案件的量刑,要结合被告人是否有自首、立功、属于未成年人、是否对死者家属进行赔偿等具体情节进行判断。
法律依据:
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32条:故意杀人的,处死刑、无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;情节较轻的,处三年至十年有期徒刑。
什么是故意杀人的立案标准?
一人要犯杀人罪。二要有人因杀人而受害。在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第232条中,故意杀人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。属侵犯公民人身民主权利罪。性质恶劣的犯罪是中国刑法中为数不多的一种。
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:故意杀人的,处死刑、无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;情节较轻的,处三至十年有期徒刑。蓄意杀人罪是行为犯,只要行为人故意杀人,即构成故意杀人罪。因为人的生命权是公民人身权中最基本、最重要的权利,所以无论受害人是否被实际杀害,无论在杀人的预备、未遂、中止或中止阶段,均构成犯罪,应立案追究。
以上是关于杀人犯判刑的相关介绍,如有相关的法律问题可致电法之匠团队作进一步法律咨询。